該帖子同步發自圈子:生活百味 (訪問該圈子)
工作微信和微信群,已成為每個人職業生涯的標配。 不過你發現沒有,工作微信群在吞噬你的時間和效率。微信群像是殺時間的工具,消息來了你隨時可能被打斷,而且聊著聊著工作又很容易跑題,讓你陷入時間的黑洞。說起跑題,這里推薦看一下《羅伯特議事規則》,會有啟發。 如果在工作群里,再碰上幾個不懂分寸感和職場規則的同事,工作微信群可能隨時變成一個易爆的火藥桶。 今天就和你聊一聊在工作中,微信和微信群的準則,一共24條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 一、 工作微信群篇 1. 工作群中,最重要的一個習慣就是:加入群后,迅速改成自己的名字。標準格式:「名字-部門名」,如果這個微信群里還有外部的合作伙伴,那就修改成「名字-公司名」,然后到設置里,打開「顯示群成員昵稱」。 2. 工作上有什么事情,先選擇私發給對方,不要大事小事都在群里說,真要發布什么事情的時候,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這件事情的最佳發言人。在工作群里撕逼是最笨的人才會選擇做事情。 3. 推薦別人的微信號,別發截圖、別發截圖、別發截圖,直接把名片發出來,手機號同理。 4. 重要的工作群,請設置「置頂聊天」,最好不要屏蔽消息提醒,倘若消息多到手機都快爆炸,那就屏蔽一下提醒,但是也要記得去看。 5. 如果工作群有多個的話,置頂關鍵幾個即可,千萬不要去修改群名,群名只有這個群里最有話語權的人才可以修改,除非提前有授權。 6. 對于離職的人,要及時清理,但也等離職的同事走了再移除,或者讓離職同事自己主動退群,退群或者移除的時候,多一句不如少一句。 7. 一般而言,在群里發紅包是個不錯的方式,大方一點尤其能引起別人的好感,有什么事情是一個紅包解決不了的呢?一個不好使,那就發兩個。 8. 工作群里發起給孩子投票,美團、餓了嗎紅包,砍價等消息的同事,可以不必深交。 二、微信好友篇 1. 并不是所有同事微信,你都要加一遍,你需要加的是,和你工作職責相關的人,還有你團隊的領導與關鍵人物,人加的越多,你工作時間和注意力會越分散。 2. 微信頭像代表你個人的形象和別人對你的印象,記得,你有你的個性,同時你也是一枚職場人。 3. 不管是誰,都不要用意念回復消息。 4. 同事之間溝通要高效,記住3件事:一是戒掉說“在嗎”的習慣,有事直接表達;二是忘掉微信60秒語音的功能,方便別人就請打字;三是如果有緊急的事情,請直接電話。 5. 在工作群里不要勇做主角,發言最多的人,并不是老板眼中能力最強的人,有這閑工夫,去做好本職工作不好嗎? 6. 撤回請少用,想好了再發消息;連續撤回請慎用。 7. 在微信里,很想說但不該說的話不要說,這一條你在心里默念100遍。因為一張微信聊天的截圖可能會讓你百口莫辯。 8. 重要的不是你想怎樣,而是站在對方角度,闡述清楚你想要表達的內容。 三、微信朋友圈篇 1. 工作中的朋友圈,是你的隱形簡歷。它描繪的是你的氣質、想法。單純地炫耀、冒犯別人,這樣的同事,人人不喜。 2. 工作的時候,斗志滿滿;休息的時候,珍惜時光。天天曬吃喝玩樂,會顯得玩物喪志;每天曬加班,也會令人生厭。 3. 不要在朋友圈說自己不好的事情,自嘲也不要太多。同樣,如果你同事自嘲的話,請帶上鼓勵的話,而不是踩一腳或者開一句玩笑。 4. 不要在朋友圈內過多暴露自己的生活細節,不明智,也不得體。 5. 領導的朋友圈和其他人的朋友圈一樣,不需要特殊對待。 6. 硬要對比的話,曬寵物比曬娃強,曬娃比秀恩愛強。不要真覺得“撒狗糧”是溫暖的事,沒那么多人真正關心你的家庭生活。每次大家在看朋友圈收獲你信息的同時,也都在重新評估你的價值。 7. 同事對你朋友圈的評價,記得回復一下,積極經營工作朋友圈的“關系”,也是一種工作中的反饋意識。 8. 善用“分組提醒”功能。如果想加強和特定朋友的關系,就選擇“@某好友”提醒他們看,這樣對方會感受到,你是把他當作特殊的人來對待的。 說了那么多,就是想告訴你,微信并不是簡單的交流工具,它是別人看你時的一份全面的簡歷,請你用好它。 如果你在使用工作微信中還有一些私人的小技巧,也歡迎留言告訴大家。
|